(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瀚允 陈琳辉)根据国家医保局的通知,7月1日起全国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医保药品时,必须全流程记录药品的购进、使用、库存以及追溯码等信息,执行“应采尽采、依码结算、依码支付”。
“药品追溯码的采集和应用是为了监控药品流向,药品若在流通过程中出现重复的药品追溯码,就存在回流药以及药品被串换销售的可能。”6月29日,中国中药协会合理用药专委会常务副主委康震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解释,药品追溯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监督销售端,确保药店规范操作;二是追踪患者用药情况,防止药品被倒卖回流。
“我们现在销售药前都会扫一下药品追溯码,主要是保证我们卖出去的药不是回流药。对于患者而言,买药的程序是不受影响的。”6月29日,北京市朝阳区多名药店工作人员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药品追溯码是国家为实现药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有效防范非法药品进入合法渠道,确保药品质量安全而制定的。只有持有效‘电子身份证’的放心药才能在市场上流通。”6月29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剂科周圆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解释,药品追溯码可以有力打击药品回流,维护药品市场秩序的健康发展、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通过药品追溯码,流通企业可以实时监控药品库存情况,实现库存精准管理,减少库存积压和浪费,提升药品管理效率。
康震提到,未来若涉及拆零药品,包装内部也应配备独立追溯码,确保每一份药品的流向可精准追踪。随着药品追溯码的全面应用,医疗机构和药店需主动履行告知义务,明确标注药品来源及合规性,并提示消费者注意相关风险条款。
双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